图片
朋友们,大家好!首先,一个关键要点:思考要追求简单化,不要把思维陷于词汇世界,尽量回归到感知层面。人类作为高等智慧生物,善于总结经验,形成认知词汇。所以,人类创造出了极为丰富的词汇。这些词汇在诞生之初,都是人们基于五官对真实世界的感知后大脑创造出描述词,将这种感觉固定下来。如今我们已步入 AI 时代,人类超越机器的只有感觉。感觉创造词汇,词汇形成逻辑。逻辑关系是词汇与词汇之间的互通方式,和感觉不同。一定不要陷入逻辑世界。因为逻辑世界本质上是我们一念妄动所创造出的词汇世界。要超越这一念妄动之后产生的大脑幻境世界,唯一的途径就是回归到妄动之前的状态。一旦我们察觉到心灵的妄动,就要尽快从中撤离。当你能够在起心动念的瞬间,就敏锐地感知到自己的心思变化,那么你便具备了止念的能力。这一点需要不断反复地自我提醒,因为稍不留意,我们就可能陷入大脑磁场所营造的词汇幻境中难以自拔。好比一个人沉浸在游戏世界里,眼睛紧紧盯着游戏画面,无法移开。实际上,我们的大脑就如同一个无边无际的显示器,其中有着极为丰富的游戏世界。当然,这些话并非人人都能理解,懂的自然懂。能否治病,不是脑子里储存了多少知识就会治病。很多农村老太太掌握着不少治病的法子,难道都是书上学来的吗?甚至很多人都不识字。其实,治病的能力本就蕴含在人的天性之中,只是被好奇心带偏了方向。还有一个方法,就是秉持怀疑一切的态度,这能帮助我们时刻跳出逻辑词汇世界。说白了,就是不要盲目相信一切,一切都值得怀疑。你只需相信自己感知到的内容。当拥有了跳出词汇逻辑世界的能力,再去研读《伤寒论》的条文,就会觉得条文内容清晰明了、一目了然。张仲景的说话方式、语气以及想要表达的意思,凭借你的感知能力去理解,远远胜过各种注解。前面大量的内容,其实就是希望大家能够启动自身的感知能力,去感受医圣所描述的场景。大家可能学了很多穴位经络知识,你在治病时,依靠的是自己的感觉,还是大脑中记忆的经络穴位知识呢?经络穴位不是不能治病,只是很多时候,没有用心去感受患者当下身体的具体表现。既然摸到脚凉,为何不立刻着手解决脚凉的问题?既然摸到后背皮肤绷紧,为何不马上处理皮肤绷紧的状况,非要找什么穴位呢?答案就在患者身上,不在书上,也不在你脑袋中储存的知识里。脑袋里的知识有时反而会干扰从患者身上摸到的真实情况。一旦你能够在摸到的瞬间,就清楚地知晓问题所在,那么你就已然成为一位治病高手了!在摸的时候,心里只专注于摸这个动作。摸到小孩子脚凉,那就说明症状是由脚凉引起的,这时就要想办法疏通腿部,让热量能够输送到脚部,一会儿脚热了,症状自然也就消失了。摸到后背皮肤紧绷,那咳嗽很可能就是后背皮肤绷紧、受寒收缩所致,这时可以缓缓地将后背的皮肤捏起来,逐渐提拉、拉开。如果家里有病人,大家不妨多去触摸感知,一个小时不够就两个小时,多摸几次,时刻留意患者的变化。触摸时,先轻轻捋皮,再稍微用力一点,感受里面肉的状况。一旦摸到问题,马上就会知晓,紧接着就要思考解决办法。把患者全身都摸遍,找到问题并解决了,病也就治好了。大腿上的肉状态很关键,如果摸起来感觉像死面一样,那么把它揉开肯定没错。我们只需将心思专注于手底下的感受,摸到什么就清楚是什么问题,确定身体问题后,再灵活地想办法解决。这里没有固定的诊断模式,也没有一成不变的治疗方法!先去摸,摸到问题后,脑子里再冒出一个字:通!为了实现 “通”,你自然会想出各种各样的方法。但无论想出多少方法,始终都是在解决手摸到的问题。这句话明白了吗?如果无法解决手摸到的问题,学了再多穴位知识,了解再多经络理论都没用。穴位经络知识,只是众多解决方法中的一种。没有前面的 “摸”,没有脑子里那个 “通” 字,后面的一切都毫无意义。摸,其实就是诊断的过程。比如,摸到肚子里硬邦邦的,有硬块,那么后续所有的治疗都围绕着解决这个硬块展开。无需在意是否有肺结节、腺样体肥大,或者失眠等问题,只需解决肚子里的这个硬块,剩下的问题交給身体来解决。刚开始全面诊断、全面触摸非常关键。摸一遍没发现问题,就摸两遍,直到找出身体某个地方存在异常。这里有个技巧,重点关注后背和肚子。同时,眼睛要观察患者的体征状况,比如腿部、腰部,进行前后左右对比。摸并非只是机械地触碰,而是要边摸边思考,配合着想法去摸。一边摸,一边还要切换思维,随时停下来观察、对比。手不能偷懒,脑子在这个时候更不能偷懒。摸是首要的,摸到后要马上进行对比,直到发现异常之处。触摸诊断放第一位,只有摸清楚状况,下一步才能谈如何解决问题。如果不把注意力放在摸上,那永远也学不会治病。老中医也是根据患者的描述,不断在脑子里琢磨病情,没有患者的描述,根本无法开方子。所以,患者的描述和脉诊了解病情是关键环节。古代脉诊盛行,是因为当时不能随意触摸患者全身,尤其是男大夫给女患者看病时,更是严格避免触碰身体。没办法,只能通过摸手腕的脉象,再靠脑子去补充判断。要是没有男女授受不亲的限制,估计早就发展出一套完整的触摸诊断方法了。以上内容来自无疾老师
365建站客服QQ:800083652
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医学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意在科普健康知识请知悉;如有身体不适请线下就医,...
不知道有没有姐妹和我一样,在护肤路上踩过无数坑,从跟风刷酸到盲目堆叠猛药,最终换来一张敏敏泛🔴的脸…直到开始...
365建站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365建站客服QQ:800083652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
了解中医的人应该都知道,人体的情绪异常,大多都与肝脏有关,因为在《黄帝内经》里就曾明确提出了“肝主疏泄”的观点...
脾津液不足——嘴唇干燥起皮脾开窍于唇,脾阴不足时,嘴唇会因失去滋养而干燥起皮,还可能有反酸、腹胀。沙参麦冬汤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