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经绕阴器,心主舌,由囊缩舌鞭可知厥阴肝和厥阴心包之病情比较急,成为目前的主要矛盾。
第35条,由条文中列的症状可知变局病情比较急,遵守“急则治标,缓则治本”的原则,先治厥阴风木变局。
图片
请看上图,这个症状叫搐搦,《湿热病篇》中第35条中即有此症,但是35条的病情可比单纯的搐搦重许多!
我治过,生地用了40克,效果比较好,同病房的其他病人见恢复的好,非常羡慕!其他病人的家属不用中医,我也没办法。
《湿热病篇》第35条:湿热证,口渴,舌黄起刺,脉弦缓,囊缩舌鞭,谵语昏不知人,两手搐搦,津枯邪滞。宜鲜生地、芦根、生首乌、鲜稻根等味。若脉有力,大便不通,大黄亦可加入。【深度解析】在作者自注和笔者提要和释评的基础上,补充讲解,见下文:1,讲解:(1)囊缩是指生殖器官收缩,肝经绕生殖器官,故囊缩责之于厥阴肝。舌鞭是指舌动不灵活,舌为心之苗,心包代心受邪,故舌鞭责之于厥阴心包。(2)痉是厥阴肝的症状,厥是厥阴心包的症状,而足厥阴肝经与手厥阴心包经相连于天池穴,厥阴肝与厥阴心包相互影响,故湿热病的厥阴风木变局常常是发痉与发厥同时见。(3)谵语昏不知人是“发厥”,两手搐搦是“发痉”,发厥与发痉是厥阴风木变局的提纲症状。目前出现厥阴风木变局提纲症状“发痉”和“发厥”,故可以判定是湿热病变局。本条开始明确说是“湿热证”,故询问发病史,湿热病正局的提纲症状也应当有。从条文中列的症状可知变局病情比较急,变局成为目前的主要矛盾,正局是次要矛盾,治疗遵守“急则治标,缓则治本”的原则,先治厥阴风木变局。2,自注:胃津劫夺,热邪内踞,非润下以泄邪,则不能达,故仿承气之例,以甘凉易苦寒,正恐胃气受伤,胃津不复也。3,提要;湿热化燥,热结阴伤之痉厥证治。4,释评:本条口渴,苔黄起刺,神昏谵语,为阳明腑实伤津之象;脉弦,囊缩,舌鞭,搐搦,为肝经热盛动风之征。综合分析,为阳明胃热引动肝风,劫灼阴液,津液枯涸,邪热留滞,证属危重。药用鲜生地、芦根、生首乌、鲜稻根滋养阴液,冀肠中阴液得复而热结自下,即所谓“增水行舟”。若腑实较甚,脉有力而便秘者,大黄亦可用之。
诸痉项强,皆属于湿。
凡厥者,阴阳气不相顺接便为厥。
诸厥固泄,皆属于下,肖师这么一讲湿热病35条,我就想到病机十九里的含义,以前不太理解。
此条文的治疗除了用生鲜药,如能加入升降散应疗效更好,既然是湿热致阳明腑实、胃津灼伤、肝风引动、气机不能顺达,则宜在养胃阴基础上,用蝉蜕、僵蚕解热熄风,姜黄大黄降郁热通下,达到气机顺接,厥逆则顺,抽痉则柔缓。
非常有道理,讲的太好了!
郁热,用升降散,妙!
肖老师好,您能抽空讲下面痛病(三叉神经痛)和筋痹(腱鞘炎)的中医治疗吗?最近门诊这两种病人增多,治疗效果良莠不齐。
肖老师说,不能这样想,这样想就是对准“病名”而治,不是对准“证名”而治,至多分几个型,失去中医辨“证”意义!“清阳实四肢,浊阴归六腑”,按此思路治躲壳(内因)之病。
《湿热病篇》第10.条:湿热证,初起发热,汗出胸痞,口渴舌白,湿伏中焦。宜藿梗、寇仁、杏仁、枳壳、桔梗、郁金、苍术、厚朴、草果、半夏、干菖蒲、佩兰叶、六一散等味。以本条为例,讲解如何掌握透彻湿热病,一旦掌握透彻,许多疑难病都会治了!1,从卫气营血辨证角度看,本条是气分证。2,从三焦辨证角度看,本条是中焦证。3,从正局与变局角度看,本条是正局。4,从湿与热孰多孰少角度看,本条是湿重热轻。
若仅仅会其中一项,能全面看清楚病情吗?显然不能,绝对不可能!同理,仅仅会一个门派之医术,能全面看清楚病情吗?大部分情况下,也是不可能的事!
薛生白的辨证体系,是由多种辨证方法组成的立体辨证体系,非常伟大!
寒热往来,有三个证出现此症状,一是少阳病,用小柴胡汤,二是邪伏膜原,用达原饮,三是疟疾,疟疾是外束风寒,内有暑热,用四物香薷饮。
虽然都有寒热往来,但是有区别,疟疾是定期寒热往来,少阳病寒热往来不定期,虽然邪伏膜原也是寒热往来不定期,但是苔白如积粉,可见只懂经方小柴胡汤,不行!
薛生白原著《湿热病篇》只35条,没几页,可是一条可以挖掘出几页的东西,变成一本书。
曾师是湖南人,古人云:“湘人不倒,华夏不倾”,向曾师学习,胸怀大志,重桭中医雄风!
林师,自己花钱学来的医术,免费传授与中医学子,品质之高,胸怀之大,与曾师并驾齐驱!
在中医路上,保持谦虚好学之品质,而临证时要有舍我其谁之气魄!
当中医也得吃饭,吃饭就需要钱,想赚钱无可非议,“为而不争,天下莫能与之争”,钱就是你的,别人想争也争不去的!
用心体会“为”字,我不解释了,我解释则限制了你的思维,你自己悟。在中医里,也有些东西不能解释,只有悟,才可得真谛!
图片
图片
上图这人心脏病,盗汗,脑鸣。她是何病?为湿热病之湿重热轻,即:病在二经之里,她无“耳聋,干呕,发痉,发厥”,然而她就是厥阴风木之变局,由于病不急,故正局与变局同时治。
要“悟”变局提纲的四大症状代表的真谛——肝,心包病变。虽然无提纲症,但是她有心率异常,心烦易怒,此为心包与肝病变,这就是“变局”!
她在当地中医治无效,又到外地找有名的中医治,又无效。
我用雷氏芳香化浊汤合归萸金铃子散合二陈汤加丹参,地龙。
我也学会一句话,就是“方开完,药还没吃呢,就自信!
农大中医,曾大教授治垂危病人,在西医黔驴技穷情况下,都是药入即效,在生命科学的探索之路上,中医前进一大步!
我们应该从中认为到什么问题?精血枯!中医及早介入,顾护精血,人没有事!
亡阴亡阳,固然有,但是大多数病人皆是没命于精血枯,油尽灯灭!
许久之前,我心中有个疑问,就是病人不见亡阴亡阳怎么没命了?逐渐认识到精血枯!
我以为的“老中医”,不在年龄,也不仅限于经验,在于践行中医之道的心,所以他才会有通玄能力。
天天强调阳重要,去扶阳,太偏激,精血同样重要。中医精髓是“阴平阳秘”,强调阳重要,与中医精髓背道而驰,严重错误!
不必在意别人的目光,从小病做起,以效果取信于天下,赢得赞扬!
图片
湿热病,病在二经之表,兼少阳三焦变局。我这么讲,他会不理解,只好那么讲。
望舌时注意,先望舌,后问诊,问诊完了再望舌,是错误!这是因为病人讲话,舌肌充血而变色。
病人来了,望舌,切脉,问症,按此顺序合理。
有时不用问症了,因为望而知之,切而知之。
图片
这上边的痛风,都没红,好治。
学中医时,心态不要心急,行动要勤奋,当中医知识容量达到一程度时,啥病都会疗,无师自通!
图片
上面这个女患,失眠病。
1,有齿痕,主脾虚。
2,苔略腻,主痰湿。
365站群2,督脉舌,由于失眠,应该是胆胃气逆。
3,舌瘦小,阴血不足。
用柴平汤合四物汤加丹参!
图片
图片
上面这个,男,92岁,尿频,尿裤子。
丹皮6,栀子8,柴胡12,当归10,炒白芍18,益智仁8,山药10,乌药8,生鸡内金10,党参10,白术10,茯苓15,川芎10。三剂而愈,生鸡内金,治小便不利
1,阴维舌,主肝阴血不足,则肝化郁火,疏泄小便太过而频。
2,舌水滑,肾气虚则气化不利致小便失禁。
3,中气虚,二便为之变
4,舌下静脉有结节,血瘀
先去看西医,一通神查,诊断前列腺肥大,告诉穿纸尿裤,穿纸尿裤,这真是大上海神医!
附:治小便失禁专集
提要:《内经》说“诸厥固泻,皆属于下”,其中“泄”是指大便和小便失禁,“下”是指肝,肾,大肠,小肠,膀胱,以肾为主。专项学习治小便失禁,讲述于下:
(一)病位在“下”的小便“泄”,分述于下:
1,肾阳虚衰:《病因脉治·内伤遗尿》说“肾元不足,真阳不能自固,肾主闭藏,肾虚则开阖失职;真阴不足,肝火内扰,肝主疏泄,火动则溺不停蓄,而遗尿之症作矣”,肾阳虚则肾阳气化蒸腾无力,小便失于固摄,开合失司,导致遗尿,治法:温补肾阳,固摄小便,用金匮肾气丸合缩泉丸。
2,膀胱咳:《素问·咳论》说“肾咳不己,则膀胱受之,膀胱咳状,咳而遗溺”,肾气衰弱,则膀胱气化失司,导致咳而出来尿,治宜固脬止咳,用加味茯菟汤。
(二)病位不在“下”的小便“泄”,讲述于下:
气血虚弱:《罗氏会约医镜》说“妇女产后,有遗尿不自知者,有频来不能禁者,此气血俱虚,不能制也”。产后气血亏虚,不能收涩,导致遗尿而不自知,治宜补气养血,用补中益气汤。
图片
此舌,若是阳虚,可是舌质红。若是阴虚,舌质又不干。故是两者皆有,都不十分重,因此补肾只用缩泉丸,治肝阴虚,只用当归,白芍。
舌比较润,视为水滑,根据郑钦安辨阳虚之法,为阳虚,但是阳虚有轻重之分。
这个舌,是典型舌质嫩,主虚。什么虚?不知道,需看其他项才知道。
通过舌嫩,只能判定虚。能判定血虚吗?能判定气虚吗?等等…,都是不能的。
舌质嫩,主虚。若再有舌水滑,主阳虚。若再有舌质红,主阴虚。若再有齿痕,主气虚。等等
有些舌谱书,说舌质嫩,主气血虚,纯是乱讲。
望舌,首先辨八纲,实质六纲,这是因为阴阳两纲为总纲。薄厚分表里,老嫩辨虚实,干润分寒热。
薄厚分表里,是苔薄厚,别误认舌质薄厚
记牢:薄厚分表里,老嫩辨虚实,干湿分寒热。(薄厚分表里,是苔薄厚,别误认舌质薄厚)
气虚,血虚,阴虚,阳虚,这些都是正气虚,要看舌质。首先是否嫩。
舌质反映正气情况,舌苔反映邪气情况,教材讲的清楚,可是到临床上就忘的一干二净,不会望舌了。一去答卷,又会了。
这事,我百思不得其解!到我身边来的人,10个人有8个人都这样。
后来我找到答案了,是不认识舌老与嫩,不知道什么样的舌质叫嫩舌,什么样的舌质叫老舌。
舌质犹如鸡蛋糕,质地比较细腻,叫嫩舌。舌质犹如老头的脸,皱纹比较多,叫老舌。
上面这92岁的先生气色还是很不错。
之前,我给他治过两次病,一次是痔疮,一次右上腹痛,这是第三次,我五一回老家,让我推走了,结果还是没推走。
痔疮剧痛,龙胆泻丸加补中益气丸,特效!
他三次病,虽然不同,但是病位相同,都是肝脾,但是病性有差异。
从回头病人中,我发现,病位基本上没大变化,都是病性变化,而导致病不同。
有位结肠癌,第一次有病,舌苔特别厚,阳明病,牛黄清胃丸,特效!过了几年第二次病,结肠癌,又是阳明病,白头翁汤,显效。前几天,第三次病,齿龈痛,又是阳明病,白虎汤。
各位看,病位始终未变,这事值得研究!
还有家族病,你治好一人,他将家族人都介绍来让你治,病位其本上都与治好者一样。
如果病人是柴平汤证,他家直系亲属,基本上离柴平汤证不会太远。
薛生白讲湿热病,详于正局而略于变局,薛大师讲的少,世人就不善治,犹如黄元御讲升降,详于左升而略于右降,张仲景详于三阳而略于三阴,疑难病在“略于变局”处。
发到群里的讨论病例,从升降看,是右不降的多。从湿热看,变局多。是吧?
哪有几个是用附子而不知道的,几乎没有,都会治。
风热入肠燥,怎么解释?肖老师理解有点困难。
白大中医,对于“风热入肠燥”,病性有三个,一是风,二是热,三是燥。在此三个病性中,风与热合邪入肠致使肠燥,风热在前,燥在后。先者为本,后者为标。以祛风清热为主,润燥为辅。这里的“风”,可能是外风,也可能是内风,内风沿“肝与大肠”别通路径进入肠道而为害。
我与曾师治了一个疑难病,病人有疼痛,今天左侧痛,明天右边痛,左右交替痛,这是风性善动在症状中的体现。曾师用羌防独,我赞同,药后有效。我又用薛氏4条方,曾师也赞同,药后也有效。两次共8付药,不左右交替痛了,并且疼痛减轻。
图片
上面这图不是我画的,是皇帝卿医第16代传人凌耀星大师亲自画的原图。她画的什么?不是脉是五脏,画的是三焦两个系统。左为三焦相火系统,右为三焦气化系统。当熟悉了湿热病之后,您会发现:湿热病正局是三焦气化系统病,湿热病变局是三焦相火系统病。
师妹告诉我说:对湿热病,只知道三仁汤,达原饮。其他的王氏连朴饮,柴胡达原饮等不知道,都是师哥教的,现在对湿热病开点窍了。我看她现在天天象打鸡血似的,啥病都敢治,有名的大医院治不好的病,她一看是湿热病,也敢接诊治。
边干边学,边学边干,在实践中成长,提高最快!
肖老师,你的方法用到临床很好。有一次,我看舌尖,脑郁。
病人说,对,脑子不好使。
无论西医诊断是何病,只要中医看是湿热病,西医无解,西医想治好是做梦!临床湿热病太多了!
带状疱疹在医院打针五天没效果,用肖老师给教的泻火圣神汤加减五剂治好了!感恩老师们无私的传授!肖老师教的,大胆临床,大胆用,绝对没问题!
疫情流行时,有病患主方是用柴胡达原饮,现在我们了解了湿热病的正局与变局,我们上升到理论层面再认识此方,为正局兼少阳三焦变局。药后效果显著,但是出现智齿的齿龈左右交替痛,这正常,是湿热病变化多端的表现,此为厥阴风木变局,用金铃子散,一夜之间就好了。
当时,由于许多人不了解湿热病,我若讲正局与变局字眼,听不明白,一头雾水。现在可以听明白了。
逐渐来,我们去见蛟龙。《论衡》说:涉浅水者得鱼虾,涉深水者得蛟龙!
癌症,我们从湿热病之处,撕开一个缺口,治好几例。
我有预感:可以治好一片癌症,产生治疗定式。
当然了,会比较累!湿热病本身就缠绵难去,治疗时不必心急。
疗程长是小问题,有办法治愈才是大问题!
膜原是三焦的门户,湿热阻遏于膜原,将三焦的生理相火郁成病理的火,出现少阳三焦变局。那么膜原证是正局还是变局?当然是正局了,故柴胡达原饮是正局兼少阳三焦变局,两者同时治。
图片
各位来看上图,舌有裂纹,这是主阴亏。但是呢,这种舌象之阴亏,按上面说的治疗,行吗?舌中有直槽裂纹,为脏腑有郁热,误服温补药。那么郁热怎么产生的?湿热郁阻,少阳厥阴的少火成壮火。
舌前端边缘有齿痕,他还心阳虚。
湿邪比较重,伤阳气。湿邪又郁少火成壮火,壮火耗阴致阴亏。
湿重热轻的湿热病,人表现无力疲惫,最易误诊为气虚而温补,温补致使郁热加重,郁热耗阴液,惨了!
湿邪伤阳,有时比较重,导致虚阳外越,用伤寒论的方,不行!要用冷香饮子。为何伤寒论之方不行?看《湿热病篇》第46条。
附子当然必用,再用草果就行了。郑钦安用砂仁,也行。
我学郑大师之医术,看他非常推崇砂仁,似懂非懂,不太明白。学过薛氏46条后,懂了!
没有热,只有湿,湿伤阳而成寒湿。或者寒湿入内伤阳而成寒湿。
这是湿热病中的湿重热轻证的相类似证
温补不行,要温通,温补与温通不一样,附子加上辛温之品,就是温通。
附子,白术,这是温补。
附子,草果,这是温通。
辛味将湿邪开散,没人郁阻阳气行了,这叫通。
用薤白,都说温通阳气,没有说补阳气的。
桂枝,薤白,是温通心阳,不是温补心阳。温补心阳用桂枝,甘草。
这与冷香饮子,温通肾阳是一个道理
365建站客服QQ:800083652是用温补,还是用温通,如何决定?看舌呗
扶阳派,通篇讲的就是伤寒论那点东西,一旦遇见湿伤肾阳,即迷糊了,不会扶阳了。
图片
这是湿热病类证,与湿热病中的湿重热轻证比较相似。
都不是湿热病,而是与湿热病相反的寒湿病,若夹秽浊,就是寒湿疫。
有病毒专侵犯寒湿体质,有的病毒专侵犯湿热体质,这是吴又可讲的“偏中性”。
了解病毒的这个特性(偏中性),我们就掌握了中医治病毒的秘密武器,将湿热或寒湿祛除,病毒在人体内生存不下去了。
有的病毒专侵犯鸡,有的病毒专侵犯人,有的病毒人与动物共患,这都是病毒的“偏中性”。
人类发展离不开病毒,病毒促使人体发展,比如:产生抗体,这就是发展了。若把病毒杀死于人体内,则不能促使人体发展了。而中医不杀死,让病毒促使人体发展后,自己消亡。若没有病毒,可能人类早灭亡了。
中医是利用病毒促使人体发展而又不让其危害人体,这才是中医治疗思想!不象西方医学,天天想杀死病毒。
我非常认同曾师观点,未来的医学属于中医。
国外西医弄一个免疫疗法治疗肿瘤就获得诺贝尔奖了。
要是他们有缘接触经方群的中医内容,诺贝尔都跟着学中医了。
重症肌无力,用补中益气汤,主治医师自信满满!可是药后加重了。我听了不相信,我一看舌,说:“加重正对,不加重就不对了”,舌下静脉覆盖雾状物,舌苔腻,主湿重热轻夹痰证,用补中益气汤滞气助湿了!改为雷氏芳香化浊法合温胆汤,见效了!
如何成为治湿热病高手?由于薛生白讲湿热病详于正局而略于变局,所以在变局,类证方面下功夫!
虽然略于变局,但是治变局的理法讲清楚了,我们有章有寻,有法可依。
有些病人肝郁,我说他好生气,他否认,说自己乐观开郎,开始我不理解肝郁的成因,当学过《湿热病篇》后,恍然大悟!
这肝郁怎么治,薛生白没有教我们,咋办?自己弄呗,用逍遥丸不行,需将逍遥丸中健脾的去掉,那用什么?去《湿热病篇》找呗,办法比较多。我常用平胃散,加半个逍遥丸。我改个名,叫平胃逍遥丸,好用!从此,拆分重组方剂,有点上瘾。
当看见俞根初的柴平汤,我高兴了,我看他就是这样干的,将小柴胡汤中补脾气的药去掉,用平胃散。
柴平汤之证,可以视为正局兼少阳三焦变局。
不去掉小柴胡汤中的补脾气药则滞气助湿,不去不行,
俞大师拆分重组小柴胡汤,我就学他,拆分重组逍遥丸。
拆分重组逍遥丸后的方,治正局兼厥阴风木变局。
用心研究,花了好多心血,第一次用,效果杠杠的!
柴平汤,是少阳变局,由胃引起的,重视用半夏降胃。而厥阴变局,由脾引起的,重视用苍术升脾。
病,就是这么回事,照薛生白说的干,就是了!
若用五行生克看,为脾湿盛侮肝。肝克脾多,脾侮肝也多!
(杨大医师诊治)患者主诉:阵发咽痒咳嗽,憋闷1月。
查:苔腻,右关脉郁,右寸沉细无力。
辨证属:胆胃郁热夹饮。
病机:胆胃不降, 肺失宣降。
开方:北柴胡10黄芩8竹茹15陈皮12,茯苓桔梗10甘草10,苦杏仁8枳壳8生白术8,干姜5细辛5五味子10. 五付。
柴芩温胆汤降胆胃,枳术陈皮祛滞,桔梗杏仁宣降肺气,茯苓杏仁行气利水,干姜细辛五味子辛以化饮。
服用三天,反馈信息证情已大减。说这比西药激素都快!
(宁大医师诊治)李某英,女,74岁,2023-5-6就诊患者为脑梗后遗症患者,留有左上肢无力,无法自动抬起。左下肢画圈步。自诉近期睡眠差,心烦,易激惹,总是想死了算了,觉得拖累了家人。脑子里面想法多,自己控制不住。平时汗出多,一天要换几套衣服,怕风。晨起口苦明显,大便偏干,两腿僵硬沉重如灌铅。舌苔水润,稍腻,舌底静脉怒张,舌边肿胀,有瘀癍。脉弦有力偏数。腹诊肚脐左侧压痛。昨日来予元气针灸之解郁门,老十针加解郁针法加东升西降针一次,当场睡了两个小时,起来后感觉心情舒畅很多。开了五天中药:柴胡60,龙骨30,黄芩20,生姜20,磁石20,党参20,肉桂20,茯神20,法半夏20,牡蛎30,大枣撕开6个,炒栀子15,淡豆豉15,丹皮15,桃仁15,赤芍15,大黄15,天花粉30,炙甘草10g,生姜 (切) 15,大枣 (撕开) 4枚 5副,每日一副,煮成450毫升,分三次饭后温服辨证依据,根据张庆军老师的病脉证治理论:患者口苦,脉弦有力,为少阳病;大便干,脉有力,为阳明病;患者汗出多,怕风,为脉有力,为太阳病。所以为三阳合病,选用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同时,少阳病伴有睡眠及精神症状的处方也首选柴胡加龙骨牡蛎汤。患者心烦,等于心中懊憹,栀子淡豆豉汤。患者双腿僵硬,属于金匮病里面的痉病,根据痉病处方,有汗出多,所以选用了栝蒌桂枝汤。这是张庆军老师近期课程所讲痉病内容。肚脐左侧压痛,瘀血证,桂枝茯苓丸证。综上所述:病,伤寒病为三阳合病,金匮病为痉病。脉,脉有力。证,口苦,大便干,汗出多,怕风,心烦,失眠,双下肢僵板。腹诊肚脐左侧压痛,有瘀血证。治,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合栀子淡豆豉汤合桂枝茯苓丸合栝蒌桂枝汤加减。效,一服见效,继续服药。今日第二次反馈,效佳。不是中医不行,不是中医不好,是我们自己不懂!
《老子》曰“知其雄,守其雌”,张仲景详于三阳而略于三阴,您就在三阴方面下功夫。黄元御详于左升而略于右降,您就在降右方面下功夫。薛生白详于正局而略于变局,您就在变局方面下功夫。等等……,为什么要这样学?这是因为临床上遇到的疑难病都是在历代名家“略”之处,历代名家讲的略,世人就不会。虽然讲的略,但是理法已经讲清楚了,只是方药未详细列出,这就好办,我们有章可寻,有法可依,自己琢磨弄,弄出来就是独门绝技,成大师!
今早聊相火,有时提心包相火,胆相火即迷糊,今早我讲弄清楚,从此不迷糊,见于下:
相火在肝肾里,又因为“胆者,肝之腑。膀胱者,肾之腑。心包络者,肾之配也,三焦的下焦主管肝肾”,所以胆、膀胱、心包络、三焦都与肝肾相通,肝肾里的相火必然分布在胆、膀胱、心包络、三焦四个部位,分别叫胆相火,膀胱相火,心包络相火,三焦相火。他们也都有生理之火与病理之火之分。在正常的生理状态下,相火是生理之火,发挥有益作用。在异常的病理状态下,相火是病理之火,产生危害作用。
生理之相火叫少火,病理之相火叫壮火,故薛生白讲变局时说“少火皆成壮火”,少火怎么变成壮火的?湿热郁遏少火。
我这个基本问题弄清楚了,研习湿热病之变局则无障碍了。
白大医师个人觉得,柴胡达原饮。加个升降散。对湿热病。通通拿下。加个羌活!
但是必须有是证,没有则不行。
好多癌症,就是湿热病,没有商量之余地。有位癌症家属说:“我信任你,反正是绝症,人财两空,你大胆治,不会责怪你,不要怕”,结果这人没死,度过五年危险期,现在上班还比较开心。他就是湿热病。
关键在于把湿热干掉,把湿热干掉,不阻气机则气血畅通,癌块缩小。
这位癌症,啥也不能干了,我考虑他没事干,给他湿热病资料看,让他了解湿热病,配合我治。
这位癌症病人,心态开郎,人也特别善,他说:“我死要有点价值,不能白死,为你做点贡献,对癌症认识有突破。”
结果他没有死,真是善有善报!他现在把《湿热病篇》倒背如流!开始我也不知道能把他治好,若知道,我让忚写日记,详细记录全过程!治疗定式,这个词就是他提出来了,他建议我弄个治疗定式推广,真是好主意!
图片
上图主诉口臭半年,应该是肺胃有热,脾有湿。画之处大,主肺。这人上盛下虚。清胃散加桑白皮,苍术试用。
图片
图片
看上两图,腿麻木,寒湿困脾,肺阴亏。络脉不通。是寒湿,不是湿热病。缩脾饮合桃红四物汤合二陈汤。
湿重寒轻用缩脾饮,湿轻寒重用大顺散。
从燥湿论看,湿郁不布津液而生燥,即肺燥。
脾湿郁,肺保证见燥,这是因为“脾散精气,上输于肺”,脾被湿困,上哪散精气于肺去,肺即惨了。
什么这个那个的,就是石寿堂大师说的这么回事,照干就是了。
肖老师好,湿热病引起的乏力,除了治疗湿热以外,能不能用补气药?用什么样的补气药?
湿热去则脾健,脾健自然有力,不用补气。
肖老师好,另外对于湿热病日久,精血枯耗,舌色惨白,这样的患者,当归可以用吗?会不会助湿?
湿轻热重时耗精血,可以补精血,血热用甘凉,不热则不用。
一般不用当归,它是动药,血虚生热,血本身就动,不能用。用静药生地,玄参。
崩漏血虚,能用当归补血吗?不能用的,血本身就动,想制血动都来不及呢,怎么可以再用动药当归来补血。
(陈大医师诊)肖老师,我遇到这个患者是阳明病腑实证兼见少阳病,后来耽误了,转成湿热病了,我用您教的方法治了三周,今天是第四周复诊,明显好转,但就是乏力,四肢无力,胳膊腿沉不爱动。用的方子是达原饮合升降散。他有典型的憎寒壮热,谵语,如见鬼状等症状,夸张点说就是登高而歌弃衣而走。未敢用动血药,先泄热的思路,兼顾和解少阳,第一周开的方子是大承气汤合小柴胡汤白虎汤又加了桂枝汤,桂枝汤加失误了。不应该加,学艺不精。我补救的办法是让患者大量喝梨汁,每天三个梨。第一周效果一般,也见效,症状略有缓解,后来第二周用达原饮合大承气汤加了大量生地石膏,普通量的知母土茯苓。效果强很多,脉来复了,症状轻不少。第三周又加了升降散合达原饮,比第二周还好,诸症消失,现在独留乏力四肢无力。
腿沉,还有湿,湿的特点是沉重嘛。
脾主四肢,侧重治脾。肝肾不足,人也无力。用参,芪,术补气,当时见好,过后湿热卷土重来。梨汁天然甘露饮,西瓜天然白虎汤。好了之后,也不补气,食疗休养恢复。湿热病,善后处理比治疗还重要!恢复时间也不会太久,不会用一年半载。
肖老师您说没说过食疗养生啊?我也没认真看群消息,如果您说过再重复一下呗。
苍术,薏米,茯苓,扁豆,陈皮等,用这类。
今天中午聊几句王清任之理血剂,他创立了许多理血剂,常用的有六个。学他之医术,不在于您全部背会他的方,而在于掌握其套路,一旦掌握了,即获得真谛,成为理血高人!他理血套路是:病因+活血。比如补阳还伍汤,病因是气虚,气虚导致血瘀,那就大量用黄芪补气,加活血赤芍,归尾,桃仁,红花,这些活血药,是桃红四物汤中的“动”药,而静药没用。再比如少腹逐瘀汤,病因是寒,那就祛寒加活血药。
获得王清任理血之真谛,不必死记硬背他的方,自己面对病例,弄个对证最准的方。
产生血瘀的原因没解除,血瘀无法彻底化掉,病是治不好的。血瘀堵经脉,血一处不到一处衰。你补衰,是徒劳之举。
因此,我补虚改为补虚+化瘀,咔咔就将虚补起来了。如果象学方证那样,背每个理血剂的症状,而不知理血真谛,这辈子都别想成为理血高手。
比如产生血瘀的原因是血虚,气虚共同导致的,你用王清任哪个方都不对,背的方证用不上了吧。而自己弄个:补气+补血+活血之方,效果杠杠的。可用黄芪建中汤+桃仁四物汤。
许久之前,某人说我善用血府逐瘀汤,我答:你太抬举我了,我根本就不会背血府逐瘀汤,我不知道其组成。他又疑惑了,问:那你怎么总开血府瘀汤?我答:血瘀是气滞产生的,理气+化瘀。
他一看血府逐瘀汤,是四逆散加桃红四物汤。
白大医师说,上学时候如果是肖老师教的,少走很多弯路。喜欢研究脉,原来舌才是本位。跟肖老师学一年,到临床看病,简单多了。
图片
图片
图片
肖老师好,病人主诉头晕,偶尔恶心,别的无不适,各项检查无明显病理改变,脉滑数无力。请肖老师指导!
(肖老师分析如下)
王大中医,舌这个地方是天生的,还是现在出现的?舌这个地方,病人不知道,说明不痛,也无异常感觉。若是舌疾病,应该有不适的感觉。若是天生,则无不适。眼睛血轮(眼内角之血丝)有点红,主心有热,不太重。气血不足,心肝有热,肝挟胃气上逆。
1,眼睛风轮(黑眼仁)生翳,主肝郁热。2,头晕,《内经》说:“诸风掉眩,皆属于肝”,头晕病位在肝。3,偶然恶心,主胃气逆。故是旋覆代赭汤证,那么肝气上逆是何故呢?舌两边两,主肝阴血亏,故是肝阴血虚而阳亢。眼睛风轮生翳,主肝郁热,也可说明肝郁热。再参看这些加减。
(2023.5.1一5.10肖老师讲授)
图片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中医十大祖师爷是谁? 1.针灸鼻祖:黄帝, 2.脉学倡导祖师:扁鹊, 3.外科鼻祖:华佗。 4.医圣:张仲景。 5.预防医学倡导者...
红景天 图片 图片 认识红景天这味药,还是从去西藏旅游的朋友那里知道的。 365站群 为了适应高原气候,我的朋友常找我开...
图片 公益课 图片 (37~72) 图片 ❤好了❤好了❤ 图片 (一)❤古方❤今方❤ 图片 37、第37节课 还少丹 💤失眠是一件很痛苦的事...
每位女性都有终其一生的月经史。月经不调,是妇科疾病最常见的症状之一。 “月经不调”的危害从青春期到成熟期再到衰...
国学经典文化传承~ 图片 孙思邈的《长寿歌》是一篇流传千古的养生名作,短短几句浓缩了他对健康长寿的核心智慧,涵盖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