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概述
肝脏上皮样血管内皮瘤是一种少见的间叶细胞来源肿瘤,以上皮瘤样表现和血管内皮组织来源为特征,临床病理介于血管瘤与肝血管肉瘤之间。生长缓慢,但侵袭性强。多发生于软组织、肺、胸膜、肝、骨、皮肤、脑膜、消化道等脏器。多见于中年女性,男女患病比例为2:3,发病年龄12~86岁,平均50岁。二.临床表现
肝脏上皮样血管内皮瘤临床表现多不典型,如肿瘤压迫,可产生腹痛、恶心、呕吐、黄疸和肝脾肿大等,部分患者为偶尔体检中发现。
三.影像学表现CT平扫:病灶为低密度,可见钙化,其中小部分病灶内可见类圆形更低密度区。可见“包膜回缩征”,为邻近肝包膜的病灶,局部见凹陷性改变。CT增强扫描:动脉期病灶呈无或轻度强化,在门静脉期及延迟期所有病灶呈渐进性延迟强化,强化程度不一,但均低于正常强化肝组织。可见“棒棒糖征”,表现为肝静脉、门静脉或其分支行向病灶时逐渐变细并终止于病灶边缘,形成棒棒糖样的外观。365建站客服QQ:800083652
图片
CT平扫肝包膜下片状密度减低区,密度较均匀
图片
增强扫描动脉期示病灶渐进性强化,并见血管进入(黑箭所示)
图片
增强扫描门静脉期示病灶进一步强化
图片
CT平扫横断面示肝内多个结节样低密度灶,密度较均匀图片
增强扫描动脉期横断面示 S4、5 病灶呈环形强化(白箭) ,S6 病灶较均匀轻度强化,肝脏边缘并见包膜回缩征(黑箭)图片
增强扫描门静脉期横断面示病灶进一步强化(白箭所示)
图片
增强扫描延迟期示病灶渐进性强化(白箭所示)
图片
CT平扫横断面示肝右叶包膜下片状低密度灶,密度较均匀
图片
增强扫描动脉期横断面示病灶轻度强化,强化尚均匀
图片
增强扫描门静脉期横断面示病灶进一步强化,强化不均匀
图片
CT平扫示病灶呈稍低密度
图片
CT增强检查动脉期示未见明显强化,可见晕环征
图片
CT增强检查门静脉期示未见明显强化,晕环征更明显
图片
CT平扫示肝右叶低密度结节,内部可见更低密度区
图片
位于肝右叶包膜下病灶,邻近包膜凹陷,形成“包膜回缩征”
图片
增强扫描,门静脉右后支行向病灶逐渐变细,并终止于病灶边缘,形成“棒棒糖征”
四.鉴别诊断
站群论坛①肝内胆管细胞癌:好发于肝左叶,动脉期呈轻-中度强化,门脉期持续强化,强化区内可见扩张胆管为其特征性表现②上皮样血管肉瘤:最常见的肝脏肉瘤,常为多发,平扫呈低密度,有时可见典型网状结构及钙化,增强后病灶中央明显强化并向周围扩散,延迟期可为等密度③肝内转移瘤:多有原发肿瘤病史,平扫呈低密度,可单发或多发,大小不一,中心多有坏死;增强扫描中动脉期多数病灶无明显强化,门脉期边缘强化、中心无强化,形成“牛眼征”④血管瘤:增强扫描中,典型者动脉早期边缘呈结节状或环状强化,门脉期向强化中心填充,不典型者动脉早期无强化,门脉期、延迟期持续强化,呈“快进慢出”或“慢进慢出”⑤肝细胞癌:患者多有肝炎病史及肝硬化表现,甲胎蛋白升高;平扫病灶呈低密度,动脉期实性部分呈高密度,门脉期为低密度;病灶较大时可累及门静脉、形成瘤栓,而肝脏上皮样血管内皮瘤少见累及门脉系统撰稿人 审稿人
图片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很多朋友年轻时用手频繁,结果现在不是泄的快,就是疲软无力,甚至是起都起不来,吃了不少补药,也没有好转,这是因为...
治顽肿奇效方主治:凡心肝肾诸脏水肿,经用中西药治疗无效危殆时,用此方退顽肿有奇效。处方:红鲤鱼250克,赤小豆12...
上焦堵用黄芪生脉饮,中焦堵用参苓白术散,下焦堵用归芍地黄丸。 365建站客服QQ:800083652 ·首先来讲一下上焦堵用黄芪生脉...
我真的可以说这是项目后预防反黑的必备精华!这瓶优斐斯氨甲环酸精华已经快被我用空瓶啦年后光子恢复期我就用它来维稳...
俗话说得好:“要想富,先修路”,如果把人体比喻成一个城市的话,那么想要让这个城市经济繁荣、蓬勃发展,保持顺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