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人民网-广西频道
广西河池市东兰县金谷乡隆明村,驻村工作队员和村民一起打理桑园。东兰县融媒体中心供图
一年之计在于春。近日,广西河池市东兰县金谷乡隆明村的粤桂帮扶桑蚕产业示范基地园内,村民们正忙碌于新芽吐绿的桑树之间。村民韦凤细细盘算着去年的收入:“通过养蚕,我赚了5万多元,再加上在桑产园的工作收入,总收入比去广东打工时翻了一番。”这个昔日集体经济不足5万元的贫困村,在粤桂协作机制的强力推动下,2024年村级集体经济收入成功突破100万元大关,成为粤桂协作示范村建设的鲜活范例。
365建站客服QQ:800083652
产业造血:从“输血”到“造血”的华丽转身
2021年,随着新一轮粤桂协作的正式启动,深圳市龙华区观澜街道办与河池东兰县金谷乡建立了“一对一”帮扶机制。粤桂协作工作组与金谷乡党委政府深入实地调研后发现,当地虽拥有发展桑蚕等特色产业的天然优势,但因技术滞后、资金不足、产业链不完善等问题,难以形成规模化效益。
“我们投入粤桂协作资金280万元,建设了标准化桑蚕产业园,包括506亩标准化桑园示范基地、1200平方米砖混结构的专业养蚕房,并配备了集成智能环境调控、机械化作业及数字化管理系统,全面助力隆明村桑蚕产业实现全链条提质升级。”东兰县粤桂协作办公室负责人介绍道。目前,该桑蚕产业园区年产鲜茧已达2吨,有效带动周边156户农户月均增收1520元。
隆明村的粤桂帮扶桑蚕产业示范基地。东兰县融媒体中心供图
在粤桂协作资金的撬动下,隆明村还同步发展了独具特色的地方珍贵熊猫猪——六白黑猪,因其肉质鲜美且寓意吉祥,常供不应求。“现在村集体账户每月都有稳定进账,我们正积极为六白黑猪申请国家地理标志产品。”村干部班华秀难掩内心的喜悦。
人才赋能:“湾区经验”激活乡村内生动力
乡村振兴,人才是关键。粤桂协作创新实施“双向赋能”人才工程,观澜街道办定期派遣企业技术人才赴乡指导;金谷乡则通过“送就业、搭平台、提技能”等方式,积极促进就业创业,开展返岗务工“点对点”服务,免费输送务工人员前往观澜街道等地就业并学习新技能。
“广东专家教会了我们短视频营销,现在我正尝试用这种方式推广我们的蚕茧和六白黑猪。”隆明村党支部书记班慧兴奋地分享道,如今他的“隆明小班书记”抖音号粉丝已突破1000人。
基础设施越来越完善的隆明村。东兰县融媒体中心供图
此外,当地基础设施建设也取得了显著成效。观澜街道办援建的金谷街道和农贸市场提升工程已全面竣工并投入使用,极大地方便了农民销售农产品。“现在我们在农贸市场卖农产品,赶街天都不堵车了。”居民班滔高兴地说。
站群论坛机制创新:打造可持续发展新篇章
在粤桂协作的框架下,两地共同探索出“资源整合、优势互补”的协作新路径。观澜街道办投入的协作资金中,除用于基础设施工程外,其余均转化为村集体资产,助力村集体构建起“保底收益+按股分红”的分配机制。同时,观澜街道办还积极帮助金谷乡农产品申请“圳品”认定,并加速其加入“桂品入湾”专区,有力带动了金谷乡农产品的销售。
“这种跨区域的资源整合模式,不仅解决了山区农产品的销售难题,还确保了村集体收益的可持续性。”金谷乡乡长李欢深有感触地表示。
站在粤桂协作效果展示屏前,观澜街道办相关负责人深情地说:“过去五年,我们为金谷乡提供了一定的资金支持。未来五年,我们将继续加大对金谷乡相关村集体产业、基础设施和农旅融合项目的支持力度,力争再打造一个‘百万村’。”
从单向帮扶到双向奔赴,从资金支持到制度创新,粤桂协作正谱写着新时代的山海情篇章,绘就出一幅乡村振兴的壮美画卷。(韦耀、付华周)
“3月以来,每天接诊约百例过敏性结膜炎患者,较年初增长近10%!”浙江省眼科医院杭州院区角膜病专科主任戴琦主任医师...
清明时节田螺鲜 文/徐昌斌 田螺肉质细腻,肥嫩爽口,味道鲜美,营养丰富,在江河、池塘和农田都有它的身影,一年四季都...
在娱乐圈这个将“瘦”奉为审美圭臬的奇妙世界里,张艺凡的瘦身成果宛如一颗投入平静湖面的巨石,瞬间激起千层浪,引发...
止脱生发饮 大家好,我是庞大夫,今天来分享一下近期治疗的脱发患者反馈👇🏻(PS:其实很多女生都不会洗头,用错了洗头...
1、二天汤(糖尿病方) 组成:人参10g,山药30g,枸杞子30g,制首乌30g,苍术30g,葛根30g,地骨皮50g,荔枝核30g,丹参30g,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