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5建站客服QQ:800083652365站群
今天跟大家聊聊金元四大家之一的朱丹溪一个治疗痛风的方子。明代著名的医学家吴鹤皋却发现了这个方子的奇妙之处,并且为它更改了名字——丹溪主上中下通用痛风方。全方中的羌活、白芷、桂枝、威灵仙、苍术、天南星6味药,重在疏散风寒湿邪于上;而龙胆草、防己、黄柏3味药清泄湿热于下;神曲、川芎、红花、桃仁4味药既能行气消滞于中,又能活血化瘀于脏腑经络之中。结合一个医案跟大家说说,就是用的上述方子。大家有痛风问题的,可以评论区留言或者私信我,切勿自行服药。患者3年前因频繁应酬饮酒后出现右足第一跖趾关节红肿疼痛,夜间痛甚,当地医院诊断为“痛风”,经服“秋水仙碱”后缓解。此后每年发作2-3次,多与饮酒、食海鲜相关。1周前因朋友聚餐后复发,关节灼热肿痛,活动受限,伴发热(37.8℃),口干口苦,小便短黄,大便黏滞不爽。自服止痛药效果不佳,遂来诊。查体:右足第一跖趾关节明显肿胀,皮色焮红,触痛拒按,皮温升高,未见痛风石。舌红,苔黄厚腻,脉滑数。血尿酸:620μmol/L(正常值:208-428μmol/L)辨证分析:患者长期饮食不节,嗜食肥甘厚味,酿生湿热,流注关节,气血痹阻,不通则痛。湿热下注,故见关节红肿热痛;热盛灼伤津液,故口干口苦、小便短黄。苔黄腻、脉滑数为湿热壅盛之象。结合舌脉及诱因,辨证为湿热痹阻证。治法:清热利湿,通络止痛调护建议:1、饮食禁忌:严格低嘌呤饮食,忌海鲜、动物内脏、啤酒、浓肉汤,多饮水(每日>2000ml)。2、生活调摄:急性期抬高患肢,避免负重;缓解期适度运动,控制体重。3.情志疏导:避免熬夜及精神压力,保持情绪舒畅。二诊(3天后):关节肿痛减轻,发热退,小便转清。舌红苔黄腻稍减,脉滑。原方去连翘,加土茯苓增强利湿。三诊(1周后):肿痛基本消退,活动如常,复查血尿酸降至480μmol/L。予四妙丸合参苓白术散加减,健脾化湿善后。1月后复诊:无复发,血尿酸390μmol/L,嘱继续饮食控制,间服薏苡仁、车前草代茶饮。有人常说:你这只给方子不给剂量,到底是不是真的想让人用?我只能说:如果方子能直接就用,那为什么那么多中医学了几十年医术也很差?说到底中医的精髓,就在于对方子的把控。良医会根据患者的情况调整方子来用方,更适合每位患者,庸医只会照搬照抄,所以才有了那么多治不好的患者。
图片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